3月1日,海拔5200米的唐古拉山口——进出藏极为重要的山口,自2月19日以来,受大风雪天气影响,路面积雪结冰严重,车辆打滑故障,造成路段拥堵、部分司乘人员滞留,情况堪忧。
风雪中,有人挥动铁锹一铲一铲地撒盐除冰,有人搬起拥堵路段上比自己身体还大的冰坨,有人背起严重高反的人员徒步赶往医院……
为了这条风雪路的畅通,为了滞留车辆尽快通行,那曲市安多县公安民警以“雪”为令,主动担当,主动作为,巍峨蜿蜒的唐古拉山见证了他们的忠诚与担当。
2018年10月,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对党忠诚、服务人民、执法公正、纪律严明”“四句话、十六字”总要求,区公安厅在全区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3年的“全面加强政治建警、锻造过硬公安队伍”专项教育整顿活动(以下简称“专项教育整顿活动”),以全面提高新时代公安机关政治建警、全面从严治警水平,全力锻造一支对党绝对忠诚、让党中央放心、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过硬公安队伍。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开展以来,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坚决做到对党绝对忠诚、坚决做到坚定理想信念、坚决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、坚决做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、坚决做到依法开展工作、坚决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,扎实深入开展了大学习、大培训、大教育、大讨论、大揭批、大调研6项活动。同时,不断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和形式。向“时代楷模”看齐,邀请媒体记者进警营,讲述“时代楷模”卓嘎、央宗姐妹爱国守边的忠诚故事。邀请权威专家专题开展反分裂斗争、纪律作风教育专题讲座。以忠诚为主题,在全区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中掀起演讲研讨热潮。为使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入脑入心,区公安厅机关各党支部书记更是带头讲体会谈认识,并通过微信平台寄语青年民警,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讲忠诚、有担当,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在全区公安机关如火如荼,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,公安队伍进一步增强了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了“四个自信”,做到了“两个维护”,公安民警的意志、品质和信念得到了不断提升。
我们依然清晰记得,2018年10月11日,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境内发生山体滑坡,在区党委、政府和昌都市委、市政府以及区公安厅党委的统一部署下,按照县公安局党委的工作安排,江达县公安局民警洛松泽仁带领29名几乎全是“90”后的民警,组成救援队紧急赶赴灾区,在3公里以外设立安全警戒线,展开拉网式排查,劝导和护送仍在灾区的群众离开。
图为在昌都市江达县山体滑坡期间,江达县公安局波罗乡派出所民(辅)警在救援中稍作休息。
背着20公斤物资,走在泥石流刚刚肆虐过的受灾区,路已看不见,脚下随处是塌方、断裂,还因海拔差异,有的地方酷热,有的地方下雪……恶劣的环境是救援队出发前远没有预计到的,考验着救援队所有人的体力、信念和意志。洛松泽仁不过30出头,是救援队里年纪较大的,救援中累了他们就地休息一会儿,饿了拿出背包里食物,但背包的食物并不多,一天下来常常是救援还没结束,干粮已经吃完了。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,受灾区内村“两委”和“双联户”户长也加入到救援队伍,11天的救援工作成绩令人欣慰——灾区无一人伤亡。
2012年入警时,洛松泽仁并不真的明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警要经历什么。7年的民警工作,让他对成为合格的公安民警成长之路清晰起来——在一次次挑战面前,一次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,磨炼而来。
“对人民群众负责,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忠诚履行一名民警的职责,并不是嘴上说说,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方显忠诚和责任。”谈起自己在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中的收获,洛松泽仁说道,“专项教育整顿活动更给我成为合格的公安民警成长之路指明了方向,坚定了信心。”
聚焦我区公安工作实际,努力使专项教育整顿活动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动力,以生动的公安工作实践凸显专项教育整顿活动成效,带动全区公安队伍树立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精神,主动作为、履职尽责,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,才是新时代公安机关应有的形象。
恰如区公安厅监管总队党支部副书记、总队长巴桑次仁在寄语青年民警时所言,公安工作并非一帆风顺,也不会是一片坦途,在从警生涯中,一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挑战,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艰辛和困难,也会有数不清的坎坷和疑惑,可是人民警察这个职业本身就充满激情,肩上有光荣的使命和无上的荣誉,需要每一位公安民警去传承、珍爱,更需要每一位公安民警的实际行动为此增光添彩。开展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就是要让公安民警不断坚定理想信念,心中时刻想着人民,立足本职工作,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,勇于担当、奋发进取,努力为西藏社会和谐稳定奉献青春、建功立业。